2025年5月29日至30日,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舉辦「百萬青年看祖國:江門機遇考察團」。總會副主席吳學智、萬鐳、陳豪哲帶領三十餘位香港青年深入江門,聚焦科技產業創新、人才政策交流與文旅融合發展,通過實地參訪、講座對話,瞭解僑鄉的“新質”實踐、領略風土人情,為大灣區青年進一步合作交流搭建橋梁。江門市政協副主席湯惠紅參與企業調研活動。江門市委統戰部指導本次活動。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協辦本次活動。

首日,考察團先與江門市投促局、人社局舉行座談,相關部門負責人詳細介紹了當地在產業投資促進方面的優惠政策與發展規劃,以及人才引進、培養和扶持等一系列政策,為香港青年們打開了解江門產業與人才發展環境的窗口,也為後續企業參觀錨定「科技+人才」的觀察視角。

企業參訪首站,考察團一行走進廣東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由企業工作人員詳解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研發流程,展示其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應用成果,使得青年們可以直觀感受新材料科技如何賦能高端製造,對產業人才的「技術+創新」能力需求有了具象認知。

隨後在新會中創新航科技(江門)有限公司參觀過程中,通過智能化產線運作演示,青年們在「智能製造+綠色能源」場景中深度探索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技術創新等核心技術,不僅體會江門新能源產業的科技硬實力,也對當地跨區域人才的開放吸納機製有了更深刻認識。


次日,在嘉士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基地,青年們目睹了「中華老字號」餅幹生產的全過程,一個個餅幹自動「上鏈」,相繼完成傳送、分裝、密封等環節後,遠銷海外十餘個國家。自動化的烘焙設備、不一樣的產品製作體驗……傳統食品產業的「科技煥新」讓青年們直觀感受到了數字賦能美味、智能提升產品質量的創新「食」力。

除了產業轉型的硬核競爭力,香港青年們還被江門的文旅活力深深吸引。在塘口鎮,糧語藝術公社以特色「村宴」美食為他們呈現新時代農村生活的嶄新風貌以及舊墟變「潮墟」的新文化内涵;在赤坎古鎮,青年們打卡百年騎樓、解鎖電影裏的民國風情,這裏的一磚一瓦、一墻一隅都藏著商賈往來與華僑華人的鄉土情懷。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吳學明肯定本次考察團活動的成果,他表示,此次考察以「企業深度交流」為支點,同時輔以人文交流,串聯產業創新科技觀察與人才發展思考,推動香港青年從「認知」走向「實踐」,總會將繼續為大灣區產業協同、人才互通提供平臺、註入青春動能。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吳學智與青年們仔細聽取相關企業的業務介紹。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吳學智表示,本次江門考察以「科技+人才」雙軌並行為主線,為香港青年立體呈現了江門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場景與產業創新生態。總會將持續搭建此類沈浸式交流平臺,推動大灣區青年在產業協同中實現能力進階,將「所見所感」轉化為「所為所創」。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萬鐳則鼓勵更多香港青年到大灣區走走看看、發現並把握機會。他認為,精準的政策供給、企業對實戰型培養的重視、文旅融合煥發的城鄉活力,共同吸引青年紮根江門發展。希望之後繼續以「企業-政府-青年」三方機製為媒介,舉辦各種實踐性活動,加速灣區人才互通與創意落地。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陈豪哲表示,本次考察具有「硬科技」與「軟文化」的雙向觸動,這也正是大灣區新時代發展和青年融合互通的縮影,香港青年應該找準坐標,以發揮所長、實現價值。返程途中,青年們紛紛表示,通過與部門負責人、企業員工的面對面交流,感受到江門科技產業的硬核技術,以及企業對青年人才的「實戰型」培養理念,對於有機會在江門大展身手、創業就業也充滿期望。其他圖片:









![[DEV]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https://gbaya.dev.smartbusiness.com.hk/wp-content/uploads/2024/12/logo-改-1-1.png)




